發布時間:
2019-11-29 16:33
今年以來,集團公司辛置礦緊緊圍繞兩級集團公司科技工作總體部署,以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為契機,以規范礦井技術創新管理體系建設為根本,完善創新體制機制,強化自主創新能力,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有序推進,創新工作業績頻出,獲集團公司2018年度科技工作模范單位,持續推動礦井高質量發展。
整章建制深培創新創效沃土
常制不可以待變化,一途不可以應無方。面對新時代新發展,必須通過建立和完善科學體制機制,才能為技術創新提供更加有利的條件。辛置礦采用了以總工程師為首,技術創新管理辦公室為工作組,分煤炭開采、機電工程、地質、通風安全、選煤與煤炭轉化、環境保護六個專業組共同開展業務推進的科技工作模式。該礦創新推出“123”管理工作法,“1”即完善一項工作機制,開展業務競賽評比考核機制;“2”即做好科技攻關項目推進和研發資金投入兩項重點工作;“3”即搭建月度例會、季度評審、年度表彰三個平臺,為全礦科技工作任務和各項年度指標的圓滿完成提供了制度保障。
該礦技術創新管理機構建設,完成了從兼職到專職、從專職到小組,從小組到團隊的專業化轉變,設立組長一名,組員三名,分別按照項目管理、重大項目及綜合業務管理、成果檔案管理職責分工,按照“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”的思路,分工進一步明確,責任進一步細化,在全礦形成了濃厚的技術創新氛圍。
務實進取創新成果滿園花開
深培沃土自能遍地開花,辛置礦向管理要效益,向創新要動力,加大科技改造力度,攻關技術研究課題,各項工作取得了驕人業績。
辛置礦結合日常工作實際,發揮技術人員研究優勢,在小改小革上下功夫、動腦筋。“敲幫問頂工具升級優化”方便了職工對巷道頂板活矸危險進行安全確認檢查、處理,保證了職工人身安全;“扭矩倍增器連接桿改造”降低了設備損壞率,提高了錨桿緊固效率;“道心限位保護裝置”改善了單軌無極車停車過位保護效果,確保了運輸的安全性能。
一大批來自基層現場的創新改革項目,不僅減少了材料投入、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,又提升了礦井安全生產保障能力。
在全面推進設備創新創造的基礎上,該礦加大攻堅課題研究力度,服務礦井科學化、持續化發展。“煤礦立井井筒應力、罐道質量、大巷軌道質量監測系統及檢查裝置開發研究”檢測立井安全標準化,提升運輸設備安全系數;“水力預裂超前切頂卸壓動壓巷道治理技術研究”以2—208工作面為研究對象,針對煤層群開采圍巖應力演化規律及巷道控制方法,采用理論分析、計算機數值模擬分析等方法開展研究,在副巷350m范圍實施頂板壓裂技術,最大限度降低回風巷變形量,確保回采工作面正規循環生產,這一項目獲得山西焦煤科學技術獎一等獎。
科技項目的創新,在全面實現了礦井科學化、持續化發展的同時,進一步提升了礦井科技競爭力水平,一大批的獎項應運而生。今年以來,該礦收獲技術創新成果百余項,獲得集團公司科技類獎項6項,集團公司科技類獎項23項,包括發明專利1項、實用新型專利2項、軟件著作權登記1項。“渦流控塵濕式除塵技術研究”“大角度俯采覆巖運動規律及關鍵控制技術研究”項目完成了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鑒定,分別取得了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。
多措并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
創新之道,在于得人。得人之要,唯廣其途。辛置礦積極拓寬人才隊伍建設途徑,搭建各種平臺,吸納各類創新技術人員參與。科技攻關小組負責提煉課題和創新成果推廣轉化,定期組織課題研討會、科技交流會,研究和試驗礦井各工作地點需要解決的課題;專業組負責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日常培訓,開展周四夜校、專業講座等形式為大家完善專業知識,提高大家技術技能水平;項目組負責科技項目攻關,通過組織技術人員外出調研學習,與院校合作,擴展技術人員的視野和知識面。
科技是國之利器,國家賴之以強,企業賴之以贏,人民生活賴之以好。新形勢下,只有依靠技術進步,才能提升礦井高質量發展,辛置礦將會繼續攻堅克難,持續實現管理創新、技術創新,為建設科技化、智能化、自動化現代礦井不斷努力,再創佳績。
(李偉)
這里是占位文字
上一頁
下一頁
上一頁
下一頁